跳至内容

评论| 彭扬凯:“过渡将就”的租屋心态,台湾违建租屋危机的根源

在台湾,住宅政策乃至住宅消费向来以“购屋”为导向,相对地,租屋市场从来就不被看重,不过是“置业阶梯”踏脚石。此种“过渡将就”的价值取向,造就了台湾租屋市场的三大病征。

彭扬凯:“过渡将就”的租屋心态,台湾违建租屋危机的根源
租屋市场从来就不被看重,“住者有其屋”才是硬道理,租屋只是过渡的居住需求,所以很多时都是将就即可。图为于台北101瞰览下的市内楼房。

就在台湾首部租赁专法通过前后,接连发生数起重大的违建火灾伤亡事件,公共安全乃至违规建筑管理成为各方瞩目焦点。一如前例,中央、地方政府又“再次”向违建宣战,只不过,这次把“危险”租屋课题也一道卷进来了,而这也是本文想要探究的面向:危险的违建租屋问题怎么解决?

租屋市场失序

在台湾,住宅政策乃至住宅消费向来以“购屋”为导向,相对地,租屋市场从来就不被看重,不过是“置业阶梯”踏脚石。换言之,社会集体的基本心态认为,“住者有其屋”才是硬道理,租屋只是过渡(越短越好)的居住需求,所以,将就将就即可!

此种“过渡将就”的价值取向,造就了台湾租屋市场的三大病征。首先,是租屋品质不受任何规范。因为民众只想过渡将就,而国家从未想要积极介入管理,在法令框架下仅视租屋为民法上的某种租赁契约行为,跟租器材、桌椅没啥两样,是租赁双方的“合意”行为。换言之。只要租赁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什么样的租屋品质,什么样的居住条件,政府不用管,也不想管。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