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林垚:“低端人口”从来都是“低端外来人口”——北京切除的户籍维度

一方面,执政者假设驱逐后基础服务业等业态缺口,只要略微佐以政策引导,自然会由“低端本地人口”填补上去;另一方面,随着习时代的来临,最高领导人的治国理念与审美品味成为了官场唯一可靠的行动指南。

林垚:“低端人口”从来都是“低端外来人口”——北京切除的户籍维度
执政者不是不知道城市离不开社会分工;他们之所以仍旧肆无忌惮地大规模驱逐“低端(外来)人口”,背后未明言的假设其实是:这些外来人口离开后,基础服务业等方面的缺口,只要略微佐以政策引导,自然会由“低端(本地)人口”填补上去。

近日因北京动用暴力手段大规模清理群租房、驱逐非京籍人口,网络上兴起对“低端人口”一词的讨论。官方的反应是极力与此词撇清关系,比如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发言人,便矢口否认政府方面曾经有过“低端人口”一说。但这种抵赖旋即被网友考证发掘出的多份提及“低端人口”的政府文件打脸。

可惜这些考证大多并不完备,只将“低端人口”一词的使用追溯到区一级政府部门的文件,而非更高的北京市一级。比如端传媒读者来函《我在谷歌搜索,发现北京十年前就有“低端人口”了》

根据谷歌搜索所得的结果,在2007年,北京11个地区的新城规划文件中,三份文件出现了“低端人口”的用法。这三份文件分别是“昌平新城”、“平谷新城”和“大兴新城”的2005-2020年规划,这三份文件中与低端人口一词连在一起的,都是诸如“疏散低端人口集聚”、“防止集聚”之类的用法。这也是已知的“低端人口”一词最早出现在政府文件中的样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