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谢梓枫:“朋友”太多,是我们疏远 Facebook 的原因?

早前我看到一段 YouTube 影片,一位女生与一个不使用任何社交媒体的男生交往,她的朋友惊呼“如果你不能 tag 他,那他真的存在吗?”⋯⋯

谢梓枫:“朋友”太多,是我们疏远 Facebook 的原因?
很多人形容社交媒体是一个“同温层”,或者是更夸张的“回音壁”。前者是说社交媒体只让价值观相似的人亲密互动,后者则指社交媒体让用户只接收符合自己立场的观点,不断强化认知偏差。

去年美国总统大选,Facebook 被指责为假新闻传播的温床,造成这社交网络平台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自此很多评论和研究都倾向以宏观批判的角度讨论 Facebook,诸如:Facebook 在撕裂我们的社会吗?平台的演算法如何形塑公共意见和舆论?新媒体和意见领袖的运作如何被 Facebook 影响?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研究题目,但却不是社交媒体研究的全部。

早前,Facebook 在六个国家测试新的 News feed 设计,把专页内容和用户用容分开,令媒体有机触及率大跌。当消息传到港台时,便掀起了部分个人和小型媒体专页转去Medium 等其他平台的网络迁移。类似的事件不是首次出现,但目前很多引起 Facebook 用户不满的改动,并不一定是 Facebook 设计和政策团队蓄意造成的,不少可说是意外结果。然而,Facebook 是世界最大的社交媒体,用户多达20亿,当扎克伯格和团队发现到一些问题并作出更改时,无可避免又会造成另外一些人的不满。现时,Facebook 不单出现了越来越多始料未及的问题,更陷入了各面不讨好的困境,反映了这个平台上越来越多不可调和的利益和冲突,很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旨在介绍关于 Facebook,以至更广义的社交媒体的一些微观、社会心理学研究,并且试图提出一种看法:Facebook 最近很多奇怪而涉及商业的改版决定,背后并不纯粹商业,还涉及它最初的理念和其后来发展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社交媒体研究的传统与理论资源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