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林超英:香港,不堪一击的城市

年轻时,我跟不少人一样有一种错觉,以为城市比乡村安全,因为到处都是坚固的三合土建筑物,在它们的庇荫下,我们不用害怕台风暴雨。

年轻时,我跟不少人一样有一种错觉,以为城市比乡村安全,因为到处都是坚固的三合土建筑物,在它们的庇荫下,我们不用害怕台风暴雨。事实上随着香港城市的现代化,一百年来,台风袭港期间的死亡人数持续下降,1906与1937两场台风各死万人以上;到我的少年时期,著名的台风如1962年温黛及1972年露丝等,死亡人数跌至一百多人之谱;来到现在,死亡人数基本上是零,香港社会认为一个也嫌多,从这个角度看,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确是稳固安全,风雨不惊。

可惜以上只是迷信三合土的气象人的狭隘视点,城市远远超过一堆三合土,而是人群生活的地方。我们需要宜居的气候,需要呼吸空气和饮食,也需要排污水、丢垃圾,日常生活还需要电力、燃料、各种物资、街市、商店、食肆、路桥、交通工具、邮差、电话、报纸、互联网、保安、警察、消防救援、医疗、学校、娱乐、银行等等,无时无刻都有数不尽的系统在运行,无数人在不同岗位工作,互相配合和支援,协同营造让所有居民能够生存的环境,让大家过着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习以为常,以为运作畅顺是理所当然的,少有置疑支撑城市运行的复杂系统是否永恒可靠,永无故障。

可惜在现实里,这些系统是会出事的。8月台风天鸽袭澳门,海水淹浸城市,断电断水,高GDP值和宏伟的大楼群落未能阻止风雨灾祸,同是8月飓风哈维肆虐美国,德州首府侯斯顿(休士顿)被大水淹没,全城瘫痪,还诱发化工厂爆炸的次生灾害,超级电脑和高科技等在自然面前一筹莫展。更有甚者,城市瘫痪愈来愈不像偶发事件,2012年飓风桑廸在美国纽约造成大规模水淹,距今只不过五年,再之前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新奥尔良(纽奥良)城,间距也只是六年。桑廸令曼克顿全面瘫痪,交通断绝,大规模停电,一级大都会的核心区原来不堪一击。至于卡特里娜,大雨加风暴潮也令新奥尔良城大面积水淹,至今元气仍未完全恢复。现代人整天夸口高新科技,原来最高的科技在天上,洒几滴雨,起多少浪,人间的大都会就变成废墟,我们是时候检视自己城市的脆弱本质,及早为未来的灾难做好准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