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書記治國:中共黨務系統如何控制國家機器?

在中國,黨委書記領導的小圈子在行政、立法、司法各個領域都充當着實際決策者,國家機構政治制度設計也都圍繞黨務系統徐徐展開。

理解十九大,必須先了解中國政治的運作邏輯。因此,在會議召開前,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文章,為你揭開黨國「紅幕」,解密隱秘的政治規則。本文為該系列第一篇。

「書記」作為政治職務,源於蘇聯共產黨對舊名詞的改造。這個原本負責文書工作的低階職務,在共產主義革命演化的過程中,逐漸躍升為最高領導的代名詞。

在中國大陸,「黨委書記」是最常被人們談起又最神秘的專有名詞。作為「中國共產黨某委員會書記」的簡稱,它專指中國共產黨在各級機構和單位黨務系統的最高領導。近百萬之眾的「黨委書記」們,大多數與普通人並無二致,他們生活在民眾身邊,甚至是你的親戚、朋友和鄰居,但他們在中國政治生態中卻擔當着無可爭議的主角,擁有近乎無限大的權力。從中央到地方,從中南海到自治縣,「黨委書記」一直都是各級政治實體的最高負責人。1949年至今日,這已成為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準則。

那麼,黨委書記及其背後的黨務系統,是如何架在國家機器之上,實現權力最大化的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