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冠聰被DQ之後:我曾走入體制,用繩拉火車轉彎

「你在這個制度裏面,制度一定會有規條,這個規條的定義和詮釋都在他們那裏,所以他們就很容易整到你。」

在四名被取消資格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中,羅冠聰是最年輕的面孔。2017年7月14日,剛剛度過24歲生日的第二天,他與姚松炎、劉小麗,梁國雄等四名泛民主派議員被取消立法會議員資格,意味着他們過去近三百天的議員身份和工作不再獲承認。

羅冠聰曾是香港歷史上年紀最輕的立法會議員,2016年9月,仍是嶺南大學在讀生的他手持五萬張市民選票,黑馬當選,堅定表示要「將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當時,他已經走過頗為複雜顛簸的政治路途:從大學學生會開始接觸社運,成為學聯常委,迎着雨傘運動之勢,迅速投入並成為組織者之一;雨傘失敗之後,因成員身份和政治氣候變化等原因,學民思潮和他接棒主持的學聯走向潰散,學運四分五裂。幾經思量,他和學運領袖黃之鋒決定一同組黨「香港眾志」,首次嘗試從街頭走入議會。

如果說街頭和群眾運動是羅冠聰較為熟悉的戰場,那麼議會是幾乎完全陌生的場域,他需要有別於以往的知識和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怎樣以不一樣的身份,嘗試在體制內帶來突破和改變。採訪時他說,在短暫的議會生涯中,他不再是站在火車頭擋火車的人,而是嘗試「在這架火車旁邊,拿一條繩子拉住它,令這架火車可以轉彎」。他因而感受到一步步帶來政策改善的可能。但如今,他連站在火車旁「陪跑」的資格都失去了,他還可以做什麼?

以下為羅冠聰受訪自述,端傳媒整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