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整治「拆牆打洞」不止發生在北京,也發生在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城市,更像是一場全國性的運動。其中著名的上海永康路酒吧街,因位於「衡山-復興歷史文化風貌區」、破壞歷史文化風貌而遭到整治,引發激烈的社會輿論。
「在上海,近年來『有機更新』、『漸進式更新』、『微更新』等新概念可以說不絕於耳,」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教授張鬆撰文稱,「然而現實中卻依然是粗暴干預、『拆除』領先。」
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朱濤更願意引用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著作《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來解讀「封牆打洞」對於城市的影響。簡·雅各布斯曾寫道,「在大城市的街道兩邊,最令人讚賞和最使人賞心悅目的精緻之一是那些經過匠心獨運的改造而形成新用途的舊建築……一個地下室變成了移民俱樂部,一個車庫或釀酒廠變成了一家劇院……」,「它們對街道和街區的安全和公共生活是一種必需」——封堵了舊城店鋪的門面,就好像閉上了舊城街道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