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習近平將可能首次以中國國家主席的身份到訪香港,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20年前,立法會「直通車」被北京阻止,民主派立法局議員全盤下馬,無法直接成為特區的立法會議員,李柱銘為首的民主領袖在6月30日佔據舊立法會大樓陽台外以示抗議;20年過去,面對「一國兩制」的困局,自決及獨立等倡議相繼進入議會,北京強硬回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非建制派陣營又可以如何應對?如果不能再被動回應,非建制派又可以如何主動出擊?
路,應如何走下去?
目前,非建制派似乎還未有一個明確的共識,清晰告訴同行者:路,應該如何走下去?而對中國曖昧不明的態度,一邊高喊結束一黨專政,一邊期望中央自我約束,似乎也並非一種有意識的策略,反而只是權宜之計,避而不談重要的議題:民主運動的目標、中國民主化的方向、一國兩制的轉型、自決自強的分工等。
全球形勢風高浪急,由英國脫歐到美國特朗普(川普)當選,各地民粹主義抬頭,到近日美國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條約》,中國進一步進佔世界霸權,配合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等策略去重塑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北京對一國兩制的解讀也愈來愈偏向一國壓倒兩制。香港在中國的諸多棋局下,確實只是其中一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