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任其然:《摔跤吧!爸爸》的背后:印度女性百年来艰难的平权史

剧中逼着自己女儿练习摔跤的父亲马哈维尔,是不是一个想通过绑架女儿人生来满足自己毕生梦想的“直男癌”父权大家长?

印度巨星阿米尔.汗(Aamir Khan)的新作《摔跤吧!爸爸》(*Dangal*)近日在中国上映。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去年底上映时就在印度引发争议。
印度巨星阿米尔.汗(Aamir Khan)的新作《摔跤吧!爸爸》(*Dangal*)近日在中国上映。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去年底上映时就在印度引发争议。《摔跤吧!爸爸》剧照

印度巨星阿米尔.汗(Aamir Khan)的新作《摔跤吧!爸爸》(Dangal)已在中台在上映。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去年底印度上映时就引发争议。到了中国,同样的争议仍在上演——人们争论:剧中逼着自己女儿练习摔跤的父亲马哈维尔(阿米尔.汗饰),是不是一个想通过绑架女儿人生来满足自己毕生梦想的“直男癌”父权大家长?

争议中,许多观众和评论人都体谅《摔》的处境。人们翻出阿米尔.汗曾经多次讨论女权的真人秀节目《真理必胜》(Satyameva Jayate)和一系列融入了平等、自由理念的作品(比如激烈讽刺了包办婚姻的《作死不离3兄弟》(《三个傻瓜》,3 Idiots),指出要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理解阿米尔.汗的良苦用心——在一个强奸、家庭暴力、包办婚姻等等性别暴力习以为常的社会中,讲述一位父亲不想让女儿成为生育机器,而是专心从事一份事业为国争光的故事,是有进步意义的。

用“直男癌”形容《摔跤吧!爸爸》可能不太公允。除了嘲讽印度地方上和国家官僚中的种种不公现象,阿米尔.汗也在片中试图消解父权的神圣感——电影开场不久,厌倦父亲残酷训练的两姐妹就开始“非暴力不合作”;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马哈维尔打破男女分工,自己架锅煮鸡肉;学有所成的大女儿吉塔回家时和父亲比试,获得了一场“弑父”般的摔跤胜利(尽管父亲的权威后来又回归了);结尾时,本应该现身指导的马哈维尔没有出现,女儿独自思考战术战胜了对手……值得一提的还有在中国上映时(因宝莱坞电影普遍太长)删减的一段剧情:妻子问马哈维尔孩子该怎么嫁人,马哈维尔回答说——我要把女儿培养得很优秀,她们会自己选择自己的伴侣。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