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在“后真相年代”该如何谈以实证为本的环保政策?专访康奈尔大学阿特金森中心David Lodge

“我不觉得科学家要去参与政策制订。科学家的责任,应该是去生成、维护可靠而具实证支持的信息,为政策提供依据。”

日前,外媒报导美国明尼苏达州爆发近三十年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以索马里移民社区首当其冲受影响,肇因是反疫苗运动近年积极在社区内宣传“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会导致自闭症”,令当地索马里移民社群的疫苗接种率由2004年的92%急跌至2014年的42%。

但明尼苏达州疫情远非孤例,反疫苗运动已刺激美国与欧洲多国爆发麻疹疫情,令这个在发达地区早已绝迹的流行传染病卷土重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亦有份推波助澜,他先是公开发表反疫苗言论,后又邀请以反疫苗闻名的小罗拔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执掌疫苗安全委员会,引起科学家与医护界广泛忧虑。

而“MMR 疫苗会导致自闭”之说,仅是特朗普政府无视科学实证的众多“另类真相”("alternative truth")之一。特朗普无视超过97%的科学研究已证实了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又委任气候怀疑论者与油公司前总裁主理要职,都令国际社会担忧美国气候政策开倒车,会加剧本已难以逆转的全球气候危机。外媒报导亦指出,在特朗普正式执政后,不少过去主力研究气候科学的公共机构如美国太空总署(NASA)及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网站上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被大幅删除,后者更有不少科学顾问被辞退。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