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以777票勝出今屆香港特首選舉,與曾俊華的365票相比,多了超過一倍。然而,根據多項民調結果顯示,曾俊華有六至七成的民意支持度,比起林鄭不足三成的支持,有近一倍的差距。這個民意與選票數目倒掛的結果,有如冷水一盤倒向香港數百萬手中無票,卻又史無前例地投入今次選舉的香港人頭上,警醒他們不但手中並沒有體現選舉權的一票,而且數十年來一直為不少人相信的「香港雖無民主,但民意仍受重視」的神話,也在一刻之間全部幻滅。傷害的倒不全是原來就熱切於追求民主的民主派追隨者,也包括曾俊華所號召出來的那群中間、溫和,甚至淺藍的親建制保守派。
筆者在數年之前寫過評論文章,以「虛擬自由主義」來說明香港人,特別是香港的民主派,自1980年代發展出一種香港獨有的政治文化,以「假戲真做」希望「弄假成真」的方式來面對九七回歸的困局,應付一國兩制的種種缺陷。
「虛擬自由主義」也是指一種香港社會的自我想像,把有限的自由、半調子的民主都煞有介事當成是充分自由、完整民主的替代品。當時提出這個概念,用意是警告這種虛擬自由主義正在面臨來自威權主義以及民粹主義的挑戰,開始步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