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艾曉明導演的紀錄片《夾邊溝祭事》2017年2月25日在香港首映。這是她50歲學習拍攝紀錄片以來,第16部紀錄片作品,也是最「重量級」的一部。「重量級」的含義很多,可能是耗時長,製作難度大,也可能是面對的恐懼與壓力大。從2014年4月,到2015年末,艾曉明用了近20個月的時間,尋訪曾經在中國甘肅夾邊溝被勞教過的老人,試圖給一段殘酷的歷史,留下唯一的集體真人見證影像。1957年,中國大陸的「反右運動」中,3000多名「右派」、「反革命分子」被送到夾邊溝農場勞教,在3年時間之內,2000多人死於飢餓、虐待、甚至吃人。慘案數十年後,遇難者的後人不僅難以尋回遺骨和歷史,即便試圖在夾邊溝建碑紀念,也被砸碎。記錄夾邊溝的艾曉明,也在時隔半世紀後,再次重新面對自己的文革記憶。端傳媒將一連兩天連載長篇人物報導,介紹這位中國女性公共知識分子,從化解「文革」夢魘開始的治學、經世、記錄、行動之路。以下為報導上篇,下篇將於2017年2月23日刊出。

2015年12月底,中國甘肅省山區的氣温已經降到攝氏零下十幾度,大雪封閉了山野。62歲的知名獨立紀錄片導演艾曉明,穿着紅色衝鋒衣,在山坡上拍攝千里冰封的景觀。她腳底一滑,眼看就要摔跤,倒下瞬間,她下意識要保護手裏的攝像機,竟在單膝跪地後穩住了沒有撲倒下去。
她帶着半腿雪艱難地站起來,大笑道:50塊錢網購的靴子果然不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