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张育轩:眼球央视春晚,嘲笑国家符号何以走红?

让中华民国可以成为庶民消遣对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与现实的剧烈脱节。

2017年1月27日,台湾网络知名节目眼球中央电视台播出自制的“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对照北京中央电视台同时播放的“正牌春晚”,模仿意味浓厚。台湾眼球中央台的“春晚”内容,是两周前在台中某高档酒店预录的一系列表演,现场邀请300多名网友共同参与,几乎均为35岁以下年轻人。

眼球春晚,国家符号的嘲弄

眼球央视平时的网路节目,刻意模仿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 的视觉与话语风格;主持人“视网膜”以故作正经的标准中文口音,仿造新闻播报的方式,以忠于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是全中国合法政府”之姿,用各种段子讽刺当下时事。

眼球央视春晚的表演,忠实反映“中华民国在台湾”下,不同文化元素交错的现象。宴会厅中,餐桌以中华民国的各省份(包括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的宁夏省和绥远省)来命名,变相实现“祖国统一”。台上节目包括演唱数十年前的爱国歌曲,给现场气氛带入怀旧的时代感;短剧演出一场台湾本土桥段,为主持人、外省老伯和原住民的对手戏;台上大跳日剧《月薪娇妻》的片尾曲舞蹈,透露日本文化对“中华儿女”的巨大影响。晚宴期间,甚至两度要求观众站起来唱《中华民国国旗歌》,一首大家都唱过,但总记不起歌词的“国家级歌曲”。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