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人類學家蕭鳳霞:在大國邊緣,別讓香港被壓成一個官僚細胞

生長於香港、學成於美國、著述聚焦於中國,當代最傑出的人類學華人學者之一蕭鳳霞,如何理解「大國崛起」「中港關係」「知識分子」?

蕭鳳霞不僅不用傳統主流的方法觀察中國,她也不是站在中國的中心觀察中國,華南在中國歷史上的帝國空間中,長期被視為邊陲和具有顛覆性。蕭鳳霞曾寫過,她自己就是一個在邊緣的他者,但她欣賞在邊緣,享受做他者,不僅可以漠視周邊常規禮數,更容易「越界」,有無限的空間可以悠遊、可以發揮創意,想像一切不可能——而且在邊緣,無論是地緣上的,歷史上的,還是權力上的,更可能找到在帝國式一統話語之外的想像,找到對既有觀念和權力關係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嶺南雖然在中國的邊緣,但給了中國非常光芒的貢獻,也變成了大整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因為它有背靠中國,放眼世界,」蕭鳳霞說,「香港也要這樣做。」

「『一國』當然要,但是『兩制』怎麼尊重?就是要層層尊重local(本地)、regional(地區)、global(全球)的歷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