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鍾劍華:北京港府羅網齊下,青政送上門劫難逃

從種種跡象看來,9月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開始前,中央似乎已經定下目標,就是不能讓有港獨色彩的參選人有任何機會。

不少人都說,在政治世界,一天可能也太長。過去一個星期,發生在香港立法會的一系列事件,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引發公眾廣泛討論。其實這些都與過去幾年一連串的事件緊密相關。但可能這幾天緊接發生的,有太大戲劇元素,令過去幾年發生的事彷彿遙遠而不相關。

立法會如何開幕

先說這幾天的事, 可以由今屆香港立法會正式開會前一天說起。9月的立法會選舉,非建制派除了達到目標,保住立法會關鍵的三分之一議席外,整體議席還有進帳,共取得30席。不少人相信這會增加立法會對不受歡迎的梁振英政府的制衡力量,也可以令香港人在下一步的政制發展討論中有更大的談判籌碼。

就在正式開會前一天,中聯辦法律部長王振民公開向議員發話,呼籲他們不要搞花樣,應該把時間用在配合政府施政。同一天政府發聲明,警告議員在宣誓時必須跟從宣誓詞的一字一句,否則宣誓就可能失效。之前兩屆立法會,都有議員宣誓時搞點花樣,可以說是已成慣例。但中聯辦及政府分別警告,卻十分少見,且政府聲明還帶有強烈的威脅性。當時已可看出,政府有意向新晉議員下馬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