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新加坡和中国在半官方渠道,爆发了一场笔战,参与者是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以及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Stanley Loh)。二人通过纸媒、官方声明、互联网微博等隔空笔战四回合,激烈程度近年罕有。
虽然中国官方立场一直是“《环球时报》不代表我”,但也一直依靠《环球时报》测试风向,和满足国内民粹要求。加上好些细节要是没有官方披露,“报人”不可能获取,所以新加坡朋友普遍认定,中国在背后发功无疑。
中新地缘利益的矛盾
这场笔战的爆发,突显了两国在今日地缘政治的重重矛盾。新加坡一直被视作东盟大脑,尽管自身不涉及南海领土争端,但四个与中国存在纠纷的当事国都是东盟成员,新加坡作为东盟核心,自不能置身事外。加上南海是连接亚太的重要海上枢纽,新加坡以外贸立国,海上运输线即是其生命线,一旦南海被中国一国主宰,也不符合新加坡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