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徐賁:文革後四十年間的「獨裁者學習曲線」

後極權統治和消費主義結合,把人們引入一個「天鵝絨監獄」:這裏有冰箱彩電汽車,安逸舒適,但是沒有政治自由,沒有真正的多元和差異。

徐賁:文革後四十年間的「獨裁者學習曲線」
徐賁:今天中國社會裏大多數人只顧眼前、難得糊塗,誰都懶得去思考未來。

文革之後四十年的中國,大致是如下演變過程: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自由(包括思想、言論和其他公民自由)部分恢復;1989年後,自由遭遇重大挫折;2013年之後,自由幾乎全部喪失。2016的種種事件,促使我們清醒認識到整體政治環境的惡化。

相比公民自由權利和人權,人們對「文革」餘毒和復辟可能的憂慮,都不過是表面現象。從薄熙來的「唱紅打黑」,到習近平的「七不講」和重建「共產主義理想」,這些思潮和措施,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一黨專制的統治權力,而公民的自由則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主要障礙。

專制獨裁最害怕的是自己的人民。如果人民沒有自由,也不準備為自由群起抵抗專制,看起來搖搖欲墜的政權,就能夠長期維持統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