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西太平洋与南太平洋历来有战略性的高度重视,这是日本所称的「生命线」──石油与货品入口的主要海运路线,从中东经马六甲海峡入南海,北上东海到日本。因此,二战时日本攻打香港的同时,也拿下紧扼海路咽喉的菲律宾丶马来亚和新加坡,一为日本海路货运扫清障碍,亦是卡在一众盟国海域的「顶心杉」(芒刺)。
二战欧洲战场是陆军与空军拼杀,亚洲战场则是海陆空三者都有。海上是美国与日本之战,从偷袭珍珠港到中途岛战俱是。
最激烈的一场海战,是1944年10月的雷伊泰湾海战(Battle of Leyte Gulf)。其爆发在吕宋岛以东的南太平洋,战场广达1000海里乘600海里,美日总共投入数以百计船舰,恶战三日四夜,被称为「人类历史最大规模海战」。结果美国大胜而回,日方损失26艘船舰,包括4艘航空母舰丶3艘战斗舰丶多艘巡洋舰丶驱逐舰等,阵亡上万人;美国自身只损失6艘主力船舰,包括3艘航空母舰丶3艘驱逐舰,阵亡约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