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立選數據分析:九龍東選區,候選人Facebook經營不善?

相較其他選區,九龍東選區Facebook一個月內的不重複互動人數,仍沒任何候選人名單突破一萬人,表現相對較差。

立選數據分析:九龍東選區,候選人Facebook經營不善?
九東候選人人民力量成員譚得志。

編按: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將至,研究機構「思為策略」將於《端傳媒》撰寫一系列文章,以收集得來的線下和線上數據,分析各區選情,提供傳統滾動民調以外的視角。惟由於研究團隊的運算資源有限,除了第一篇(九龍西選區)有候選人的 Facebook 不重複互動人口的長期追蹤分析之外,其餘數區皆會改為分析各候選人之間,Facebook 不重複互動人口的重疊度,嘗試分析各候選人在網絡的互相影響關係。

九東候選人人民力量成員譚得志。
九東候選人人民力量成員譚得志。

今屆立法會選舉名單數目眾多,調查機構在進行任何傳統民意調查工作時,調查員讀出冗長的候選人名單已需時甚多,受訪者未必有耐性聽畢完整名單後才選擇,故常出現結果大起大落的情況,亦因此得出的數據也未必能作準確的進一步分析。然而,在當下的選舉工程中,從事政治的朋友最需要評估的,其實是不同候選人的「選票可能流向」。舉一個例,建制派的長年支持者,相對難接受泛民主派、本土派的候選人,但他們可以選擇投票予同一選區的其他建制派候選人。

在過去的日子,從事政治的朋友一直都缺乏穩定的方法,去評估不同候選人的「選票可能流向」。但當競選工程進入尾聲,各陣營都已展開了最後一波的宣傳,他們心中只會剩下兩個問題:「我要從誰的身上搶票」跟「誰會搶走我的票」。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