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徐子軒:中國漁業擴張,危及國際體系

國際規範一旦失效,想再重塑則得花上許多代價。

徐子軒:中國漁業擴張,危及國際體系
圖為因中國近海無魚可捕,而被廢棄的漁船。中國最近因非法跨境捕魚,其漁船有許多遭到扣押甚至是炸毀。

編按:2015年10月,歐盟向台灣警告,言明若不改善各種「非法、未報告或不規範」的漁業行為,將禁止台灣水產品銷入歐盟,凸顯出台灣遠洋漁業來到轉型路口。在此同時,中國在雄厚資本、強大內需和國家政策拉動下,加入漁業爭霸戰局,並在太平洋兩岸造成一連串爭端。而在於兩岸遠洋漁業,則是中國與台灣「近海無魚」的窘況。

我們會吃光海洋嗎?」端傳媒整合兩岸採訪團隊,歷經數月籌備,推出這則專題系列報導。同時於觀點頻道安排三篇評論,分別討論:海洋資源管理的難處與必須、新科技改革漁業的可能,以及中國漁業擴張對國際體系的衝擊。

圖為因中國近海無魚可捕,而被廢棄的漁船。中國最近因非法跨境捕魚,其漁船有許多遭到扣押甚至是炸毀。
圖為因中國近海無魚可捕,而被廢棄的漁船。中國最近因非法跨境捕魚,其漁船有許多遭到扣押甚至是炸毀。

2016 年 3 月,在東太平洋的瑪德琳港(Puerto Madryn)外海,一艘遠渡重洋的中國漁船進入阿根廷的專屬經濟區非法捕撈,遭阿根廷海警截停未果後擊沉。船員獲救,無人傷亡。數日後,將近一萬五千公里外的印尼納土納群島專屬經濟區,另一艘中國漁船因跨界作業遭印尼官方逮捕,渠料又遭中國海警突襲。為免衝突升級,印尼方釋放漁船,僅帶回船員審理。又數日,馬來西亞官方宣稱,中國海警護衛上百艘漁船入侵大馬水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