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立法會選舉將至,研究機構「思為策略」將於《端傳媒》撰寫一系列文章,以收集得來的線下和線上數據,分析各區選情,提供傳統滾動民調以外的視角。

香港行政長官、立法會和區議會三層選舉當中,只有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立選)較有效直接反映民意,並能將民意帶入建制。香港立選的地區直選,採用的是分區比例代表制,並以「最大餘額法」作計算方法。比例代表制和最大餘額法不利大政團,因此其客觀影響是大政團趨向分裂成小政團,政治光譜擴闊,同時政治版圖碎片化。
在2011年之後,香港政治局勢變動速度加快,非建制派的變化尤其劇烈。經歷2014年的雨傘運動(又稱雨傘革命),以及2015年以後的本土思潮,不同的本土政團和地區新興組織相繼冒起,令今屆立選出現更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