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董福兴:发展电子书,改革台湾出版产业

台湾出版业近年衰退十分明显,于此状况下,电子书再次被提上台面,被视为让出版业“数位调适”的出路……

董福兴:发展电子书,改革台湾出版产业
图为一间书店的书架上一同展示电子书与实体书。

台湾出版业近年衰退十分明显,无论是从出版人陈颖青以统一发票的试算,或者从重庆南路书店街往旅馆街的转型,都可见一斑。于此状况下,电子书再次被提上台面,被视为让出版业“数位调适”的出路。电子书到底能如何改变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哪里?而对照美日出版市场,台湾的电子书发展何以迟滞?

台湾电子书发展的迟滞

台湾的电子书产业,大约是在2008年随著“十大重点服务业”发展纲领中的“数位内容”政策起步。在经济部的政策补助与推动下,许多电子书店陆续成立,但可惜未能获得读者青睐。杂志业者从月租型服务,如 PUBU 饱读、Hami月租包等,还能获得较高收入;但书籍零售数字则十分惨烈,直到现在电子书仅占约各出版社销售的1至3%,收入远远不如预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