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杨子琪:看不见的歧视──女性不需要“女性之夜”

真正让女性受惠的不是廉价饮品,而是消除性别歧视,让女性拥有一个能够免于污名与性侵、真正尊重女性的酒吧环境。

杨子琪:看不见的歧视──女性不需要“女性之夜”
「男性捕猎女性」,可说是今天社会权力结构产生的一种对两性关系的刻板印象。此刻板印象将女性想像成一群猎物,处于被动状态,而男性则是主动出击的猎人。图为青岛一群女性在国际啤酒节活动中聚会。

早前一个城中话题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一名男顾客透过平机会入禀区域法院,控告一间酒吧的“女士之夜”(Ladies’ Night,指酒吧当晚向女顾客收取较男顾客为低的入场费,甚至免入场费)是性别歧视,并获判胜诉。此举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批评男顾客小题大做,又批评法院好心做坏事,指“女士之夜”本来是对男女双方都“互惠互利”的营销策略。

我很高兴看到一小部分评论指出,“女士之夜”的确是性别歧视;而我所不能释怀的,却并不是因为作为女性的自己失去了免入场费或廉价饮品的“特权”,而是因为在我所看到的讨论里,多从歧视男性的角度出发,而较少提及到“女士之夜”背后对女性的歧视,更无一提及到:究竟酒吧真正能够让女性受惠的做法是什么?

我希望透过讨论“女士之夜”背后的逻辑如何歧视女性,而这种性别歧视又如何产生污名并滋长性侵现象,进而带出一个观点:真正让女性受惠的不是廉价饮品,而是消除性别歧视,让女性拥有一个能够免于污名与性侵、真正尊重女性的酒吧环境。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