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雷鴻飛:面對南海仲裁,台灣該想的事

所有國家無一例外,都往後退了一大塊,讓公海從大家自私的欲望中,浮現出來成為地表事實。

雷鴻飛:面對南海仲裁,台灣該想的事
雷鴻飛:海牙仲裁法院其實沒有偏袒誰,而是一次取消所有海洋島作為專屬經濟海域的基準線,逼大家退回本島海岸線開始起算。圖為南沙群島上一個碼頭。

其實,這次南海爭議的仲裁結果並不壞。仲裁結果出爐;即使不高興,必須先接受這個事實。再多想一步,它也並非不公平。仲裁法院這回對南海所有海洋島,全部取消它們作為專屬經濟海域基線的參考地位,逼退所有國家,回到各自本島的、半島的、大陸的海岸線,從本家海岸開始算起。

於是,從各國海岸拉200海里專屬海域寬度,就會發現南海中央出現一塊公海。仲裁結果用公海把大家拉開一點。中國堅持的雙邊談判,大概也有著落。它與鄰國的海域以及每座爭議島礁,如今有權來談的對象,在每個案例上也只有一國,如其所願。

這個結果讓大家先看護、管好自己鄰近的部分,其他以後再說。就看哪個國家、哪些公民,把海洋當作人類共同資產來管好。受到衝擊的不只是中國、台灣而已,所有國家無一例外,都往後退了一大塊,讓公海從大家自私的欲望中,浮現出來成為地表事實。越南當然也被逼退;它在太平島南邊佔有的礁島,也在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內。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