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6月12日凌晨两点,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Orlando)的 LGBT 酒吧“Pulse”遭到袭击,造成百余人伤亡。袭击者奥马尔·马汀(Omar Mateen)在事前打给911,宣称向 ISIS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伊斯兰国)效忠,而ISIS的官方新闻机构也“认领”了这次血腥屠杀。
事件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这又是一次“独狼”式恐怖袭击。疑犯真实动机为何,恐怕难以确认;其是否与 ISIS 有实际联系也有待调查。但这次袭击,确实符合近年“ISIS式”恐怖袭击的特征:分散、随机、令人防不胜防,且直到最后一刻,才宣布和 ISIS 的关系。在这类事件中,ISIS 更像是在“事后追认”,而非从头到尾策划行动。
过去几年里,从巴黎到布鲁塞尔,再到奥兰多,这类恐怖袭击,不断在西方腹地发生,引起了大量控制穆斯林移民及难民的争议。然而正如哈光甜曾经指出的:传统的分析与应对,已经无力处理今天 ISIS 式的威胁。如果要理解这些袭击为什么防不胜防,我们必须到 ISIS 的宣传和组织中,去窥探其恐怖袭击模式及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