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一名軟心腸共產主義者的煉成與毀滅:瞿秋白

一位搞革命的抑鬱症患者;一個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唯美主義者;一個憎惡舊社會的多愁善感者......

一名軟心腸共產主義者的煉成與毀滅:瞿秋白
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學生打掃瞿秋白的墓碑。

【編者按】半個世紀前,文學評論家夏濟安就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左翼作家們做過一番分析解讀。他所著的《黑暗的閘門》(The Gate of Darkness)自1968年英文版問世以來,便在海外產生極大影響,成為中國左翼文學研究領域一本劃時代的著作。書中細緻梳理文學與時代政治的糾纏,深入揭示左翼文學運動的兩難境地。夏濟安獨特的角度,呈現了這些革命鬥士文人的另一面貌:軟心腸的共產主義者瞿秋白,名為左聯文學領袖,實則在內部四面受敵的魯迅......

夏濟安(1916 –1965)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曾任教西南聯大、北京大學外語系和香港新亞書院。1950年赴台後任教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為小說作家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葉維廉等人的啟蒙老師;1959年赴美國後,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黑暗的閘門》就是他這一時期研究成果的精彩呈現。夏濟安與弟弟夏志清是20世紀中國文壇罕見的雙子星。夏氏兄弟都擁有廣博的文學見識與寫作才華,作為文學研究者,兩人眼光也都很犀利。夏志清肯定了張愛玲、錢鐘書等作家的文學地位,而夏濟安則被認為在小說創作上天賦異稟。

2016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對《黑暗的閘門》英文版全書重新翻譯,增錄夏濟安另一篇相關的重要論文,並邀請翻譯學研究專家王宏志教授對譯稿全文審訂,首次推出這本經典著作的完整中文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