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懊悔的時刻,但未必有真誠的悔過和悔改。懊悔是事後覺得不該做一些事,而不一定是覺得自己做錯了。懊悔是因為覺得,有些事以前做了,已經無法改變,但時過境遷,今天成為擺脱不了的麻煩。
加拿大出生的英國小說家, 政治家吉爾伯特·帕克(Gilbert Parker) 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可以躲避記憶和懊悔的地方,無論我們悔改與否,愚蠢行為的幽靈一直會糾纏着我們。」僅僅是為了擺脱往事的糾纏,甩掉惱人的麻煩,以這種想法來道歉,不可能有真誠的悔過和悔改。
不幸的是,只是為擺脱往事糾纏的「文革道歉」正出現在我們的公共生活中。它之所以不能成為真正的悔改和道歉,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還不能清除「文革基因」──其中包括對「文革」罪惡本質的認識,和對「文革」發起者兼最高領導人的罪責追究。「文革基因」的殘存,不僅讓懺悔者仍然在心理和道義上享受着某種政治合理性的保護,而且讓他們不充分的懺悔暗中起着為「文革」辯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