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被当成骚乱制造者的红歌合唱团

红歌背后蕴含的朦胧理想色彩,传递出的简单理念:平等、均富,对于市场经济下疲惫的无力者而言,具有巨大吸引力。

被当成骚乱制造者的红歌合唱团
中国北京,青年唱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编者按】这是一个老红卫兵在这个时代组织红歌合唱团的故事。四年前,一场名为“盛世欢歌”的全国中老年文艺汇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号称“向十八大献礼”。老红卫兵戴诚组织的合唱团也是参演团队之一。如文中所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领袖个人崇拜达到顶峰的年代,中国的音乐家们创作了超过1万首歌颂毛主席的歌曲。”“文革结束后,多数意识形态浓重的歌曲淡出了视野,有些经过改编削弱了原有的政治色彩。这些歌曲今天都被宽泛地称为‘红歌’。”红歌背后蕴含的朦胧理想色彩,传递出的简单理念:平等、均富,对于市场经济下疲惫的无力者而言,具有巨大吸引力。五十年前那种“贫穷的公平”,给一代失意者带来精神慰藉。2016年,文革五十周年。回顾这一代人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了解红色对他们的人生意义。

本文是作家杨猛《陌生的中国人》一书中的一个故事。经作者授权转载。大标题为编者所拟。

中国北京,青年唱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中国北京,青年唱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2012年岁末,人民大会堂发生了一场少见的活报剧。戴诚和他领导的常州红歌团,身着上世纪30年代的红军服,高唱上世纪60年代的革命歌曲,以一种占领的方式高唱红歌。戴诚的家乡常州,夹杂在苏州、无锡和南京、上海之间的城市带上。他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在北京,令人颇感意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