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前副主任、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这一大串头衔的吴建民,前几日在北京的外交学院演讲。其间,他呼吁打破中国的“封闭”思维,积极拥抱开放。在演讲中,他批评了“鹰派名嘴”罗援将军、《环球时报》及其主编胡锡进。吴建民认为,这些人没有看清时代潮流。他批评《环球时报》经常刊发极端文章,主编胡锡进“搞不清楚状况”。
胡锡进随后撰文回应,指吴建民是典型“鸽派”,并让他想起了“受了委屈还总想息事宁人的驻外大使”。吴建民、胡锡进,这两位中国对外战略舆论上的“领军人物”的争论,以及彼此的指责,再次在网上引起热议,双方都被贴上了标签。很多人认为,他们的争执,代表了中国对外战略选择的“鹰派”与“鸽派”分歧。从而,一场路线之争似乎正浮出水面。
然而,如此急着互戴高帽、泼脏水,其实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