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戴耀廷:香港社会新常态下的新现象(上)

香港社会新常态下出现了十大现象,是由原先的状态转化为新的状态。之前的文章已谈论了两个新现象,现在继续谈另外四个新现象。

戴耀廷:香港社会新常态下的新现象(上)
2015年9月28日,香港金钟,争取普选的示威者到金钟政府总部外集会,纪念雨伞运动一周年,有人手持黄伞折纸。

在之前的文章,我提出香港社会在2015 年中开始,可能已出现了新的常态。新常态下出现了十大现象,是由原先的状态转化为新的状态。之前的文章已谈论了两个新现象,第一个现象是由恐共到抗共 。过去港人害怕中共的统治,因此选择息事宁人或自备退路来回应。但在中共自2003年后开始加强控制香港后,不少港人选择不再沉默或认命,起来抗争了。

第二个现象是由自由意识到权利意识。过去港人满足于享有自由,因政府仍是相当自制让港自由的空间很大,但港人逐渐明白到享有自由是不足够的,因当权者随时可把自由收回,港人要求的是当权者必须尊重的权利,也有更多人以社会行动去捍卫他们的权利。现在继续谈另外四个新现象。

(三)由经济增长至上到可持续发展

最能体现港人的自由,就是在经济的领域。殖民地政府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一方面创造了经济的奇迹,让香港成为了当时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普遍港人的生活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港人全面向钱看的意识。到现在为止,外国人对港人的印象,不少仍停留在港人都只是懂得投机赚钱。这也是所谓的“中环价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