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张钊维:《冲天》首映前,我为何要去天坛烧香?

或许从台南天坛开始,作为庶民的我们,有可能找回续地天通的线索与能力,重建天地人之间的次序关系,而不是被统治者垄断,然后成为既不知天也不知地的现实主义老百姓。

张钊维:《冲天》首映前,我为何要去天坛烧香?

[穹顶之上]身在穹顶之下,心在穹顶之上;观往事、思当下、觅来者。

冲天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冲天剧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抗战空军飞行员纪实电影《冲天》在今年八月首映的前一天,身为编导的我,恰在故乡台南。那时想到,这是一部关于天空的影片,何不到天公庙去烧一炷香,祈求首映顺利平安?

天公庙主祀玉皇大帝,在华人社会,这样的庙宇成百成千,但是台南天公庙不一样;它的正式名称是“天坛”,跟北京天坛相同。北京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取得“天子”这个称号的正当性,也垄断了人世间与天沟通的权利。而台南的天坛,最早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在建立东宁王朝的时候,祭天的场所;即便王朝有大小之别,但天并无大小之别,因此它的象征地位,其实跟北京天坛并无二致。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