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语,是吴方言最重要的一种语言:沪语。
在《海上花列传》时期,小说人物如何讲话,作者都可以照录——即胡适先生所言“我手写我口”,当时作者和读者对方言的掌握和理解,有十二分的自由,辨识度和听力也比当代人灵敏得多。
因历史的种种震荡,吴方言表达逐渐式微,至40年代张爱玲时期,即用官话译《海上花》,到1950年代全面推行“北京方言为基础”普通话——出自同一语系,北方作者仍可顺畅表达母语,上海话只能在小说里偶尔闪现,成为点缀。
这就是母语含有的时间表征——它生机勃勃,永远随时更新。方言是一种自然生成,永远那么动人,是最重要的文学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