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按 ]母语专题第三回,我们请来台湾原住民作家巴代,他用卑南语和汉语同时创作小说,“语词里有着无奈、谅解与对风、鸟雀的感激,使得卑南族的日常农务中展演了民族性格”——他的创作展现了自己族群的语言魅力,也不断思考作家对于一族语言可承担的责任……
2004年七月初,我在台湾当年的“大学联考台南考区”担任监考员,当时国文科有一个题目是李奥帕德(Aldo Leopold)《沙郡年纪》里那首有名的诗〈玉米田的风〉。我忘了当时这题目要求什么,但我被短文深深吸引,遂拿起了笔记,站在讲桌,远远的盯着考生的试卷抄起了完整的诗。我揣摩这诗的声音、意象,在钟响前半个小时写了一首词〈小米田的风〉:
在台东,我母亲的小米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