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两岸水果买办是如何练成的?

回头检视,两岸“和平红利”被国民党特定人士垄断,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新近出版的《水果政治学》复盘了这个过程。

两岸水果买办是如何练成的?
2008年4月29日,北京,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待到访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一本新书《水果政治学》上周在台湾问世,作者焦钧曾任新闻记者,也曾从2005年起,先后在农会和农产运销公司工作。在这段期间,焦钧见证了中共中央如何规划“采购台湾水果”的统战政策;更直白地揭露了当时国民党高层人士如何介入、拦截这笔“统战红利”。

近年来,特别在太阳花运动之后,即使北京方面都承认两岸“和平红利”存在分配不均,遭少数人把持的严重问题。而《水果政治学》揭露的,正是这一批“两岸买办”如何发迹的历史。以下是本书书摘:

中共国务院层级的台湾农特产品或水果展销会……直到马政府上台之后,仍是对台系统宣扬两岸农业交流的重要面子工程。







背景:2005年4月,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中国大陆,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裂分治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首度会晤,此行被称为“和平之旅”。在连战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共同提出的《新闻公报》中,首度提到“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 正式启动了两岸农业交流与台湾水果销往中国大陆的热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