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2013年冬天,一批韓國大學生於大學校園內的民主牆上,留下了一個慰問其他同學的疑問:「你生活過得好嗎?」。想不到一石擊起千重浪,那一句說話引起了廣泛社會迴響。不少學生不單只以一句「我生活不好!」來回應,甚至把當時一件接一件韓國政治經濟教育等社會議題的不滿,如數家珍地羅列出來,滾筒式在社會蔓延這股忿恨。
從2013年至2015年的兩年間,我們見證了韓國青年人的一代,慢慢由最初的「慰問」心靈方式,喚醒了大學生對當下韓國社會不公義環境的意識,到兩年後的今天,他們透過目睹兩年間接連不斷發生的韓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爭議,還有韓國的政黨政治中,不論是保守派,現在連在野的民主黨派與獨立派人士也再不能讓民眾感到被別人重視,種種社會情緒把本來的一遍悲情,轉化為對當下政權的不信任與忿怒,造成了上周於韓國發生了自2008年反對前總統李明博的「美韓牛肉風波」後,韓國本土發生的最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多議題,但一個矛頭
「再也忍受不了當下韓國的社會狀況」,是上周根據韓國民主勞總主辦的大型示威集會中,13萬韓國市民(警方表示只有68000人)中的共有感覺。這些不滿感覺,一直積累在民眾心中,待一次機會發生大爆發。遠的事,有如當下的韓國朴槿惠政府未有盡前年世越號沉沒事故後,針對着各政府部門失職的獨立調查責任,只是不斷在推卸,甚至忽略一直留守在首爾光化門廣場抗爭、希望取得一個公道調查的死難學生家屬的意見。另外,朴槿惠政府亦不但未有改善勞工保障,更變本加厲地延續重視大財閥的政策,給予它們更大的自由度肆無忌憚地開除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