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貌似突如其來的習馬會,就牽動了各方眼球,引得無數「外賓」紛紛冠之以「第二次握手」,與1992年同在新加坡握手的汪辜會談相提並論,似有破冰之功。不能不説,兩岸政府信息封鎖有效,暗箱作業的東西一上台面,便收宣傳戰奇效。大陸評論家們鮮有提及台灣人民此刻複雜的感受,遑論台灣反對黨、東南亞諸國、和日本的緊張,都在猜測習馬會將談些什麼,可能拿什麼做交易。
如此奇怪又微妙的高調和緊張,也許反映了習馬會正處在一個敏感的時刻,關係地區局勢和各方利益。如同兩岸新聞公告或馬英九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都刻意輕描淡寫,卻又難壓興奮之情,凸顯中國已經登上了亞洲的政治舞台中心,一舉一動均牽扯地區局勢。
其背景正如此。一方面,馬英九的任期只剩下六個月,面對即將來臨的選戰國民黨幾乎大勢已去,馬英九的政治遺產乏善可陳,卸任後的政治地位也岌岌可危。而習近平上任兩年,通過1949年以來新一波大規模的黨內清洗-反腐運動,通過講「政治規矩」實則個人效忠的家法強調,也即引入傳統儒家專制的政治倫理,通過「頂層設計」和「促改派」的柔性政變,實現了高度個人化集權,並經由9月閲兵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強人政治權威,大有未來無限執政下去的勢頭。如此不對等權力格局下的握手,怎能不讓人懷疑馬英九是否暗地輸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