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馮可強:香港管治是否適應21世紀?

如果把近年來施政不暢順,以及「行政主導」未能有效落實,完全歸咎於香港政治鬥爭的特殊性方面,特區政府便不能與時並進。

馮可強:香港管治是否適應21世紀?
馮可強:香港近年來施政不暢順,以及「行政主導」未能有效落實,完全歸咎於香港政治鬥爭的特殊性方面,特區政府便不能與時並進。

香港特區管治困難是明顯的事實。解釋這個現象目前有兩種互相對立的主要論述。第一種是從中央政府和建制派當中的主流的角度,認為是因為「反對派」的干擾、「反共」意識形態的存在、外國勢力干預等等因素。第二種是從泛民和其支持者的角度,歸咎於中央干預「港人自治」、沒有民主政制、特首缺乏認受性等等原因。

以上兩種論述都是由政治鬥爭的角度出發,當然值得深入研究分析。但是香港的管治困難,除了因為「一國兩制」及中國與香港的政治現況的獨特因素外,也有其世界普遍性。即是說,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出現管治困難的局面,當中都有一些因為時代發展而引致的共通因素。

管治問題的三種情況

美國史丹福大學著名的福山教授(Francis Fukuyama)在2014年發表的著作《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一開頭就列出了21世紀初世界各地出現管治問題的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例如利比亞、尼日利亞、索馬利亞、馬利等非洲國家;它們缺乏一個國家機器(“State”),即不能擁有一個無可置疑的有合法權力的中央政府,有能力在其國土範圍內維持社會安定及執行法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