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性命,舉足輕重!」這個口號正是針對這些命案與判決,在抗議的過程中應運而生;也只有在對黑人的種族成見根深蒂固的現實語境中理解,方可真正體會到口號中蘊藏的憤怒、悲哀與無奈。
美國又進入了總統大選季,共和黨於8月6日率先開展了首場黨內初選辯論。直到計劃兩個小時的辯論進行了四分之三時,主持人才首次、也是全場唯一一次,就種族關係提問。而唯一被問到的參選者,黑人醫生本·卡爾森(Ben Carson),也以「我在動手術時從沒注意過病人的膚色」,輕描淡寫地將此問題一帶而過。畢竟共和黨的選民核心是白人福音派,種族衝突並非他們關心的首要問題。
這與民主黨的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馬里蘭州前州長馬丁·奧馬里(Martin O’Malley)上個月參加了一次政治集會,為自己競逐民主黨的提名而造勢。集會過程中,當聽到台下黑人聽眾高喊「黑人性命,舉足輕重!(Black lives matter!)」的口號時,奧馬里回應道:「黑人性命,舉足輕重。白人性命,舉足輕重。所有人的性命,都舉足輕重。(Black lives matter. White lives matter. All lives matter.)」一句話捅了馬蜂窩,台下聽眾群起噓之,親民主黨媒體也連夜口誅筆伐。奧馬里反應還算迅速,第二天便公開道歉,並在爾後的競選中重點宣傳自己對種族政策的規劃,試圖以此挽救在本黨選民中的形象。
對不了解美國政治的人而言,奧馬里一事引起的激烈反應或許頗難索解——什麼?難道不是每條人命都舉足輕重嗎,憑什麼黑人要在言辭上得到特殊的尊崇?連「白人性命舉足輕重」都不讓說、說了還要道歉,這不是赤裸裸的「反向種族歧視」嗎?民主黨一方怎麼「政治正確」到了這個地步,連言論自由原則都棄如敝屣?——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