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郑司律:香港需要怎样的中史科

政府对中国历史科的动作,或许正正是一个机会,去思考我们究竟要怎么样的中史科。

郑司律:香港需要怎样的中史科
郑司律:为什么学生感情是可以被预期的?图为香港小学生上课期间拉起国旗。

台湾的历史课纲调整,引起群起反对,更有反课纲的学生为阻止课纲推出而自杀殉道;政府仓卒推出有问题的课程,引起年轻人的反抗,情况一如香港数年前的反国民教育科运动。国民教育虽未有成科,但洗脑的阴影依旧笼罩香港社会,市民自发揭露课本的灌输情况,比如模拟游说同学参加中共游击队、面向国旗露出神圣目光等等,有政治偏向和盲目爱国的内容经已潜藏身边。

当然,政治影响历史教育并非偶然,英治时代的文史教育,摒弃的民族主义对学生的影响,把文史纯粹当作知识的教育;而在不久之前,吴克俭提出“略远详近”调整初中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比例,则反过来令人忧虑是以加强近代史为名,包装党国内容;蒋丽芸以“夏商周都系野史”的言论为政府辩护,以怪论混淆视听,更加令人哗然。

中原王朝的中国?

政府对中国历史科的动作,或许正正是一个机会,去思考我们究竟要怎么样的中史科,特别是建制阵营把中史科与必修与否、学生是否爱国,又或者塑造“通识金装上阵,中史仓皇下马”的假对立,更加是妨碍思考我们的中史科究竟要怎么样。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