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刘锐绍:六七暴动,左脑是怎样“洗”成的?

我当年13岁,曾是“小鬼队”(非正式的组织,协助携带违禁刊物),后来又在左派机构工作18年,对这类思想教育深有感受。

【编者按】: 50年前的5月,香港发生了一场为时8个月,出现逾千个真菠萝(土制炸弹)、造成51人死亡、八百多人受伤、近二千人被检控、受影响人数以万计的左派暴动,一直被认为是香港战后历史走向的分水岭。50年后的今天,官方依然讳莫如深,民间各方则竭力寻找当年的资料和亲历者,当中有人希望获得平反,有人希望还原真相,有人希望对抗遗忘……《端传媒》推出“六七暴动50周年”的评论专题,盼为历史补遗。

2017年5月7日,由六七暴动少年犯发起的“六七动力研究社”于和合石坟场举行的公祭会,以鲜花拜祭其中的16位死者。
2017年5月7日,由六七暴动少年犯发起的“六七动力研究社”于和合石坟场举行的公祭会,以鲜花拜祭其中的16位死者。

1967年的香港左派暴动,转眼50年。抚今思昔,大家谈了很多当年的过程,但却少谈:当年左派把上级指示奉为神灵,笃信到底,毫不怀疑;他们为何那样驯服,紧跟组织?这是不可理喻的。到了今天,有人认为他们“忠奸义胆”、“爱国爱港爱民族”;有人认为他们像“中邪”、“左毒入脑”,难以痊愈。我当年13岁,曾是“小鬼队”(非正式的组织,协助携带违禁刊物),后来又在左派机构工作18年,对这类思想教育深有感受。后来,我写了一本小说《人性密码678914》,把当年左派的“洗脑”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在此,且让我这个过来人细说当年,希望大家鉴往知来,尤其是年轻一代,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警惕任何形式的“洗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