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六七暴动的影响,很多人会视它为香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主流的观点认为,这场暴动令英国人重新反思香港的管治方针,从而促成了麦理浩时期的连串社会改革,当中包括十年建屋计划、九年免费教育,甚至成立廉政公署等影响深远的政策。近年不少六七期间曾经参与示威抗争的人,甚至强调就是因为自己当年的牺牲,才会有日后的社会改革。
麦理浩任期内的社会政策和连番改革,确实是殖民地时期中最为光辉的一页,令社会分配变得较为合理,而六七暴动对殖民政府的冲击,对这些改革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过,1970年代的治港方针改变,其实与英国本土的政治气候改变,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把六七暴动与麦理浩的施政看成简单的因果关系,未免过于简化问题。
事实上,早在1950年代后期开始,港英政府已经意识到公共服务严重不足,远远落后于快速增加的人口需要。1960年,港府便曾经从英国邀请专家来港评估民生和社会发展状况,而这位专家在报告中,便对当年的民间疾苦有这样深刻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