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赵益民:飞往伦敦的国航班机,与旅英中国人的族群歧视

探索可能的相似或连结点,逐渐确认彼此在对方生活里的位置。这样的定位过程,才应该是“identity”一词真正的内涵。

赵益民:飞往伦敦的国航班机,与旅英中国人的族群歧视
2015年4月7日,英国伦敦,人们在特拉法加广场。

编按:9月6日,有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飞往伦敦的乘客发现,机上杂志提到伦敦治安时,专门指出“印巴聚集区和黑人聚集区相对较乱”,在国内外引起争议。现居伦敦的赵益民投稿《端传媒》,从自己生活出发讨论伦敦的空间与族群,以及旅英中国人表现的态度。本文原载于豆瓣网,刊登时有修改删节。

2015年4月7日,英国伦敦,人们在特拉法加广场。
2015年4月7日,英国伦敦,人们在特拉法加广场。

在伦敦住了这么久,每次我想吃烤肉的时候,都会去东边的 Aldgate(印巴人聚居区,拥有英国最大的清真寺)。那儿有两家店,烤肉做得都很不错,但风格迥异。

其中一家是个叫“老地方”的中国餐馆,主打东北菜,小鸡炖蘑菇曾经做得很地道。每次去,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点上几个羊肉串儿,再叫一瓶青岛,仿佛还能重温一点当年在北京“撸串”的幸福时光。有一阵子他们突然停止了烤串生意,理由很搞笑,说是在英国找不到合适的木炭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