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人类命运不共同?四位学者的思辨|端闻 Podcast

在这个时代里“团结”意味着什么,是否还有价值?
2025年3月11日,加沙走廊中部,布雷吉难民营(Bureij camp),一名巴勒斯坦男孩在被摧毁的建筑旁采花。摄:Eyad Baba/AFP via Getty Images

“端闻”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点击登入订阅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通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几个月前,哈佛学生蒋雨融的演讲引发争议,端传媒也思考如何加入这个话题。我们的编辑最后决定“放手”一博,尝试探讨在这个时代里“团结”意味着什么,是否还有价值?

“团结”向来是一个诱人的政治理念,但在“全球化”走向“反全球化”的时代,它有许多待破和立的维度,做跨地域、跨议题多年的端和评论人其实对此体会凿凿,我们既然有许多的思考,那么何不提出自己的论述?

在端传媒十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人类命运不共同?”系列评论,从国际政治、民族国家、气候与女性、非人类中心等视角推出四篇评论文章,体现我们的思考旨趣与关怀。

本期“端闻”,我们将这个讨论从纸面带往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会谈,与这四篇评论文章的作者再度碰撞这个议题。“世界和平地球村”过去为自由主义所津津乐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2017年写入中共党章的词汇——各种各样的话语都想填充“人类”与“团结”,它反映着人类历史与世界现实中许多的痛点,也因被视为“正确和进步”而方便地包装成种种模样。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圆桌主持人:符雨欣
圆桌与谈人:吴海伦、李大猫、唐凌、陈婉容
编辑:符雨欣、HY
制作人:HY
剪辑、声音设计:王伯维,“缰河媒体工作室”Alex Sun、阿狗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