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读者来函:新一代缅甸华人拒绝犯下平庸之恶

即便他们的父辈依然在劝阻孩子们要“安分守己”,但新一代华人们拒绝犯下“平庸之恶”。

读者来函:新一代缅甸华人拒绝犯下平庸之恶
2021年2月15日,缅甸仰光举,示威者举著昂山素季的肖像抗议军事政变。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的“读者来函”栏目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我们通常将思考称作,我开始与自我的沉默对话。拒绝作为一个人,艾希曼完全交出那个最为人类所独有的品格,那就是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不再有能力做出道德的判断,这种思考的无能,为许多普通人制造出一种可能性:犯下规模庞大的罪恶行为,这种罪行世人前所未见,真的。我用哲学方法思考过这些问题,思考的风,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知识,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判断美丑的能力,我希望,思考能给予人力量,在这些不多的时刻里,在危机时刻,阻止大灾难的发生。”

以上这段话摘录自电影《汉娜·阿伦特》的片段。汉娜·阿伦特是犹太人,20世纪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纳粹上台后流亡至美国,她在其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描绘了在犹太大屠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阿道夫·艾希曼的特点。阿伦特发现这位被人们视为十恶不赦的“恶魔”实际上只是一位极为平凡和肤浅的人。他之所以签下处死数万犹太人的命令,原因是他根本不愿思考,只是像机器般地对上级命令的顺从。为此,阿伦特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恶”的概念,即犯下犹太大屠杀这样的反人类罪行的,并不是一群很特殊的人,而是许许多多不愿思考的平庸的“普通人”。上文引用的电影片段正是对此“平庸之恶”的解读和反思。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