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李琴峰专访:用日语写小说获得日本文学奖的台湾女孩

“文学创作的关键因素是痛苦与孤独,在同志相对受压抑的社会,文学较有机会被催生。”

李琴峰专访:用日语写小说获得日本文学奖的台湾女孩
小说家李琴峰。

六年前来到日本读硕士,毕业后当了三年普通上班族,眼看日子仿佛可以如此顺理成章地推衍下去,李琴峰(Li Kotomi)却断然当起了摇笔为生的小说家。在她的小说中,主角通常身兼异乡人、女同志与受创者,而皆无可避免地趋归于某类“逃亡者”,逃离无法选择的家庭关系、无法改变的社会价值、无可控制的痛苦往事,最终落地彼岛,在异乡与陌生语言的土壤上,开生出微小但确实的花朵,努力面阳。

现实与虚构的距离

“文学创作的关键因素是痛苦与孤独,在同志相对受压抑的社会,文学较有机会被催生。”

较之日本读者,台湾读者若去读她在2017年获得“第60回群像新人文学奖”的小说《独舞》,反倒可能更感亲切,某些重要的族群记忆锚点如:九二一大地震、太阳花运动等,皆在小说中现身。令人好奇,小说家是否刻意在日语写作脉络中置入某些台湾元素,以传达某种隐微的乡愁?或是,作为时代背景之音,自然而然地如此安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