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守护受伤的孩子,香港这样编织安全网

“对儿童的虐待,不会在发生一次的时候就获得关注,而要过一段时间,到很严重的情况,儿童或周围的人才忍无可忍去举报。”而在最终悲剧到来之前,民间预防和监督的角色就很重要。

守护受伤的孩子,香港这样编织安全网
香港虐童案件。

北京,11月22日,寒冬。一则新闻迅速成为大陆舆论焦点: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被曝虐童,十余名家长向媒体反映,孩子被老师针扎、喂药,甚至怀疑遭不明身份人士猥亵。大陆社交媒体对相关报导和讨论的删帖,无法阻挡公众的怒火燃烧。

11月28日晚,北京警方公布调查情况,刑拘一名涉嫌虐待儿童的22岁幼儿园教师,又称涉事班级的监控视频因储存硬盘损坏,只可修复113小时的录影。同时,警方调查结果称,“群体威胁儿童”、“喂食儿童药片”、“脱衣猥亵”,均系家长编造,两名母亲因此被行政拘留、批评教育,另外两名家长则公开道歉。29日,消息又指北京朝阳区教育委员会3人被立案调查。

舆论沸腾之时,我们将目光投向香港,在防止及处理虐待儿童案件方面,香港比大陆先行多年。假若“红黄蓝”事件发生在香港,将会沿着怎样的流程和机制去调查?香港怎么为稚嫩的孩子编织一张安全网?过去数十年,香港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又走过怎样的曲折历史?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