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台湾街头为何不美?从教科书开始的美感养成

一本教科书,真的能够带来这么巨大的影响吗?这份充满理想的实验性教材,有没有可能走入体制,影响下一个世代?

为什么台湾明明拥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台湾的街头却仍如此丑陋?自2014年开始发起“教科书再造计划”的美感细胞团队认为,关键在于社会中95%的大众并不关心美及设计,因为无感,所以漠不关心;而人们的无感,往往来自于没有经过比较及刺激。

于是张柏韦、陈慕天、林宗谚、赖政宇等人共同组成美感细胞团队,在过去两年间邀集30多位设计师及插画家,重新设计编排国小教科书,并免费发放给近两千位学生使用,“就像是把美术馆搬进课本一样,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看见更多美的可能。”张柏韦说。

有趣的是,团队中没有人是设计相关背景,过去在台湾的生活中,他们也不是特别重视生活美感的人。但是当他们分别到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家交换留学时,才赫然发现即使不需要特意追求,一张街头传单,超市中随处可见的商品包装,街道上的建筑,美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几个大男生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以为台湾没什么不好,有了对比之后,才发现台湾的美感素养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林宗谚点出环境的重要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