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经济利益而快速遗忘的⋯⋯
今年八月,我才第一次踏上柬埔寨的土地。从曼谷出发,长途巴士过了泰国边界、进入柬埔寨之后,窗外的景观也产生了些变化。传统房舍虽有味道,但乡间村镇的经济条件似乎比泰国乡村再差一截。这条路线上的地形地貌平坦,景观上也稍嫌乏味。缺乏公共投资的公路品质不佳,尘土飞扬的道路两旁,常有瘦骨嶙峋的白牛,纹风不动的或坐或立,有如雕塑或某种静物,时间似乎在此静止。但那是乡间景观。当我随各国的背包客青年抵达被外来观光人口占据的暹粒市(Siem Reap)后,无论白天在附近吴哥各寺庙穿梭寻找自拍背景的游人,或者晚上在暹粒市中心觅食饮酒的各国观光客,市场店家的噪音,取代了安静与缓慢,虽然柬埔寨人的生活节奏,大抵还是舒缓从容的。
进入金边,景观与经验又不一样。这个首都城市,现代和传统杂陈,发展与原状并置。混乱中自成章法的交通,与严重欠缺公共建设的市容,反映着多数东南亚国家某种类似的历史进程与当代情境。当然,每一个东南亚国家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经验。12世纪前后臻于顶峰的高棉帝国,于逐渐衰落之时先后被暹罗与越南侵入版图,在十九世纪又被法国殖民近百年,于二战期间再被日本占领三年。独立建国为柬埔寨之后,这个不幸的国家在1970年代初,因美国发动的越战而遭池鱼之殃,被美军轰炸到人无立锥之地,为柬埔寨共产党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遭到“赤柬”(又称“红色高棉”,Khmer Rouge)在1970年代后期对国内人民的疯狂残害,屠杀总人数达两百万,占当时柬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