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3年新年后不久的一天,冬日里一个温暖的午后,在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附近的一个办公室里,胡露茜博士坐在我对面,以一个妇女基督徒,而不是民运先驱的身分陷入了回忆。
一开始很难将胡露茜这样一个瘦弱温婉的形象,与2003年那场史上最大规模七一大游行中叱咤风云的“民阵总召集人”这一角色结合起来。她声线细细地谈到七一游行的来龙去脉,在叙述中刻意躲避著一些光环,但在争议性的敏感问题上又绝不闪烁其辞。她的脸上始终挂著沉静的笑容,一任岁月的痕迹在眼角尽显,而眼底流露出的是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投身的“妇女争取八八直选”运动开始讲起,由此详解七一游行为什么成了一年一度、而不是偶一为之的公民行动——尤其到了2003年,以成功阻止“国家安全‘二十三条’立法”为标志的那场七一大游行,为什么会突然间爆发出50万人上街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