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学热遍布中国大陆。从北京中央党校国学讲座、各管理学院国学MBA,到地方上的读经班、大小书院、三字经、弟子规,上行下效、风行草偃。
论者或谓,这股热潮,或者是补现行体制教育之不足,或者是补中国信仰空缺之弊端,或者是重建中国文化之根基。这些都有其有的放矢之处,然而,我也经常在想,这样的国学热,是重建创发,还是怀旧复古?如果仅仅是后者,那么其当代生机何在?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流转演变,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除了印刷精美的经典文本之外,还有什么?千百年前,那些创作了文本的、活生生的先辈大师及其生机勃勃的弟子们,如今安在?我们是否只能捧着他们的教诲,反覆背诵直到天荒地老?
以前我在台湾参加一些民间葬礼仪式时,就有这样的感受。诵经团前来念经超渡,木鱼钟鼓一阵叮咚,点齐三炷清香祭拜,然后带领丧家与众人捧着经书“炉香乍热,法界蒙薰。。。”一路念诵下去。法华经、药师经、金刚经、大悲咒。。。连续数小时,一切行礼如仪。念到后来,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念什么。